西藏是一個順時針運行的天下,無論是轉經筒,還是磕長頭行路轉山,無一不是順時針旋轉環繞的;
漫漫人生路,從這就可以看出,西藏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底蘊,並且千奇百怪,不要以爲奇怪,那都是爲了一個事,那就是你信奉;
也許你見過,轉經筒,尼瑪石,經幡,但是你一定沒見過,一堆信徒圍繞著一塊石頭轉經,一轉就是十幾天甚至一兩個月;
今天就掀開一點點,西藏這一片土地上的一些關于信仰的事情吧;
一是轉經,轉經筒;
藏傳佛教信徒認爲,拉薩就是世界的中心,拉薩則以釋迦牟尼佛爲核心進行轉經活動。
轉經一圈爲圓滿,沿佛殿四周的轉經甬道一圈爲囊廓,是屬于內圈;
繞大昭寺一圈爲帕廓,是中圈;
繞大昭寺、藥王山、密桃社区、小昭寺一圈爲林廓,是外圈。
看過岡仁波齊這部電影的驢友,都很清楚,全程電影都有一個動作,那就是72歲的楊培,尼瑪紮堆的叔叔,手裏的一個轉動了一路的轉經筒,從出發到在岡仁波齊朝聖路上,這個轉經筒沒有停過;
它轉動了一年多的時間,每天都在不停的轉動;
另有一幕就是,一行11人到了拉薩,夜晚的磕長頭轉經活動,無疑轉經也是順時針轉經,也就是右旋轉法;
轉經筒也是順時針的轉法;
二是瑪尼石,尼瑪堆;
到了西藏,到處都是尼瑪石,瑪尼堆,這代表什麽呢?
尼瑪石一樣平常都刻有經文,有圖像,有文字,內容多是藏傳佛教的經文、佛尊、動物保護神、六字真言及各種吉祥圖案等。
瑪尼堆,分爲兩種;
一種叫做阻穢禳災朵幫;
朵幫是藏語,意思就是壘起來的石頭堆的意思;
這類尼瑪堆,一般會在村頭寨尾,石堆龐大,而且下大上小呈階梯狀壘砌,石堆內藏有阻止穢惡、禳除災難、祈禱祥和的經文,並有五谷雜糧、金銀珠寶及槍支刀矛。
一種叫做鎮邪朵幫;
就是我們去旅行的時候,路上經常看到的路旁、湖邊、十字路口等處的尼瑪堆;
石頭作爲一種人類社會文明劈頭的文化載體,記載了人類文明和穿鑿裏的見證,古代的石器時代,就是代表;
它實際上是,藏族信徒刻在石頭上的追求、抱負、感情和希望。
碎石塊堆成一堆,布上經幡,每次路過時就在石堆上壘上一些石塊,然後繞尼瑪堆順時針走三圈,祈求上天保佑。
也是順時針轉三圈,記著順時針;
三是五彩經幡;
經幡之前聊過,彩綢的色彩分別象征不同地意義,藍色象征天空,白色象征祥雲,紅色象征火焰,黃色象征大地,綠色象征水。
也代表著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寓意五行循環往複、生命經久不息。
另還有佛像、八寶吉祥和佛經等圖案,它們大多由木刻雕版印成,但也有用石刻版和金屬刻版的。
同時,顔色的寓意還有西赤、東青、南黃、北綠的宇宙四方之說。
經幡又稱爲風馬旗,一般認爲風馬源于一種原始祭祀文化,主要由對動物魂靈的崇拜而來。
經幡上面一般都印有藏文,內容和尼瑪石差不多;
在西藏的大地上,不論哪裏,都會看到五彩的經幡,這就代表有藏傳佛教信徒的地方;
在這裏溫馨的提示一下,哈?
一是西藏的任何和信仰有關系的這些,經幡,尼瑪石,瑪尼堆,都是信徒們信仰的基石,我們要懂得尊重;
不要站到到上面去拍照,更不要哪一塊尼瑪石當紀念,因爲那是圍住了邪魔鬼怪,留下善良,愛和優美在身邊;
二是要入鄉隨俗,西藏就是一個順時針的世界,驢友們就入鄉隨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