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系神譜-
來源:百度百科
佛系神譜是指佛教的神灵族谱。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其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大约在两汉时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里有至高的佛陀,有菩薩,也有天神。
- 中文名
- 佛系神譜
- 所屬宗教
- 佛教
- 代表人物
- 佛陀,菩薩
目錄
- 1?諸佛介紹
- ??三世佛
- ??三身佛
- ??五方佛
- ??華嚴三聖
- ??西方三聖
- ??東方三聖
- 2?諸菩薩
- 3?觀音化身
- 4?佛教其他神靈
- ??十大弟子
- ??十八羅漢
- ??十九伽藍
- ??二十四諸天
- ??四大天王
- ??韋馱菩薩
- ??四大金剛
- ??五方揭谛
- ??十殿閻王
- 5?六道輪回
諸佛介紹
佛、全稱佛陀,乃是成就正等正覺之大聖者。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對象,按空間分的橫三世佛和按時間分的豎三世佛。
三世佛
◇ 【横三世佛】
●?釋迦牟尼佛:娑婆世界(現實世界)的教主,主管中央娑婆世界。農曆四月初八佛誕。
● 阿弥陀佛: 西方极乐净土世界的教主,主管西方极乐世界。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佛诞。
●?藥師佛: 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主管东方净琉璃世界。农历九月三十日佛诞。
◇ 【竖三世佛】
●?過去佛——燃燈古佛。
● 现世佛——释迦牟尼佛。
●?未來佛——彌勒佛。
三身佛
三身,即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 除指体貌外,亦有“聚积”之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
●?法身佛——毗盧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報身佛——盧舍那佛,經過修習得到佛果,享有佛國(淨土)之身;
●?應身佛(又稱化身佛)——指佛爲超度衆生、隨緣應機而呈現的各種化身。
五方佛
又稱"五智佛"、"五智如來"。
● 中央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代表法界体性智。
● 东方不动佛(阿閦佛)——代表大圆镜智。
● 南方宝生佛——代表平等性智。
● 西方阿弥陀佛——代表妙观察智。
● 北方不空成就佛——代表成所作智。
華嚴三聖
即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
●?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
●?文殊菩薩
● 普賢菩薩
西方三聖
即指西方極樂世界之三位聖者。
● 阿弥陀佛
●?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
東方三聖
又稱“藥師三尊”、“琉璃三尊”。指東方琉璃世界之三位聖者。
●?藥師佛
● 日光菩薩
●?月光菩薩
諸菩薩
菩薩的地位僅次于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衆生者。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智慧、辩才第一,众菩薩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薩”。 农历四月初四诞辰。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辅助释迦佛弘扬佛道,且遍身十方,被称为大行普賢菩薩。农历二月二十一诞辰。
觀音菩薩
全稱尊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是我國佛教信徒最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最多,影響最大。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農曆二月十九誕辰。
大勢至菩薩
又稱大精進菩薩。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處天地震動,保護衆生,免受邪魔所害。農曆七月十三日誕辰。
日光菩薩
又作日光遍照菩薩、日曜菩薩。是藥師佛國中無量菩薩衆的上首菩薩。農曆十一月十九日誕辰。
月光菩薩
又作月净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与日光菩薩同为无量无数菩薩众之上首,次补佛处,悉能持药师如来之正法宝藏。农历八月十五诞辰。
彌勒菩薩
彌勒以修慈心觀而聞名,被稱爲大慈菩薩,創瑜伽學派,是未來佛。農曆正月初一誕辰。
地藏菩薩
发出“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被称为大愿菩薩。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农历七月三十日诞辰。
准提菩薩
又称准提佛母。准提菩薩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薩。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感应至深,满足众生世间、出世间的愿望,无微不至的守护众生。准提菩薩的图像,有二臂、四臂至八十四臂等九种,以十八臂三目者居多。农历四月十一诞辰。
虚空藏菩薩
虚空藏菩薩在众多菩薩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其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如愿满足世人的需求,使众生获得无穷利益,故有此名。
金刚手菩薩
又名“秘密主”。因手持金刚杵而得名,为大勢至菩薩的忿怒化现, 司大能力,亦称"大力尊",代表诸佛神通大能。金刚手为统摄财宝天王(毗沙门)与财神护法等夜叉部之主尊, 亦为象头王、龙王、阿修罗之部尊。与观音、文殊三尊合为“三族姓尊”。
金刚拳菩薩
金剛界曼陀羅三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之一。持結合之德,成就一切之印契,標以拳之三摩耶形。
除盖障菩薩
又名除一切盖障菩薩、降伏一切障碍菩薩、弃诸阴盖菩薩。以消除一切盖障而著称,盖障即形形色色的烦恼,主要是贪欲、嗔恚、睡眠、掉悔、怀疑五盖。
无尽意菩薩
又称无尽慧菩薩、无量意菩薩、罗度无尽尊者。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所八大菩薩之一。此菩薩因观一切事象之因缘果报皆为无尽,而发心上求无尽之诸佛功德,下度无尽之众生,故称无尽意菩薩。
药王菩薩
为施与良药,救治众生身、心两种病苦之菩薩。为阿弥陀佛二十五菩薩之一。
药上菩薩
与药王菩薩本为兄弟,因供养比丘僧众,并施药救人,得众人贊赏,被尊称为“药王”和“药上”,后兄弟施医行善,双双修成菩薩。
救脱菩薩
此菩薩以救人病苦、脱离灾难而得名。
宝檀华菩薩
东方净琉璃世界八大菩薩之一。
觀音化身
根据《法华经。观世音菩薩普门品》记载,以下是观音三十三化身的名称:
1、 杨柳观音, 2、龙头观音, 3、持经观音
4、?圆光观音, 5、游戏观音, 6、白衣观音
7、 莲卧观音, 8、泷见观音, 9、施药观音
10、魚藍觀音,11、德王觀音,12、水月觀音
13、一葉觀音,14、青頸觀音,15、威德觀音
16、延命觀音,17、衆寶觀音,18、岩戶觀音
19、能靜觀音,20、阿缛觀音,21、阿摩提觀音
22、葉衣觀音,23、琉璃觀音,24、多羅尊觀音
25、蛤蛎觀音,26、六時觀音,27、普悲觀音
28、合掌觀音,29、一如觀音,30、馬郎婦觀音
31、不二觀音,32、持蓮觀音,33、灑水觀音
佛教其他神靈
十大弟子
釋迦牟尼佛的十個著名門徒。傳說他們各有一方面的獨特專能。
舍利弗智慧第一 |?目犍连神通第一 | 阿难陀多闻第一 | 优波离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 大迦叶头陀第一 | 富楼那说法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须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是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
騎鹿羅漢|歡喜羅漢|舉缽羅漢|托塔羅漢|靜坐羅漢
過江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開心羅漢|探手羅漢
沈思羅漢|挖耳羅漢|布袋羅漢|芭蕉羅漢|長眉羅漢
看門羅漢|降龍羅漢|伏虎羅漢
十九伽藍
十九伽藍神原为十八伽蓝,都是古印度神话中的神祇,后增加了关羽,成为十九伽藍。伽蓝作为佛教护法神,维护寺院僧事活动的正常开展。
美音|梵音|天鼓|巧妙|歎美|廣妙|雷音|師子音|妙美
梵响|人音|佛奴|叹德|广目|妙眼|彻听| 彻 视 |遍视
關羽|
二十四諸天
天,作爲簡稱,在佛教中有三層意思:一是指天界,如六道、十界中的天道、天界。 二是指天王。三指是天人,如三善道的天、人、阿修羅。佛教以爲天人是有情衆生最妙、最善,也是最快樂的去處。只有修習十善業道者才能投生天界,成爲天人。作爲佛教造像的表現題材的諸天主要是在前述有情衆生一類的意義上說的。只不過這些“天人”大都具有非凡的本領。佛教把古代印度神話和其他宗教中的一些神也稱爲天,並將他們吸納進來,視爲佛教的護法神。原爲二十諸天,到了明代,又增入四位天神,則成了二十四諸天。
一大梵天、 二帝释天、 三多闻天王、 四持国天王、
五增长天王、 六广目天王、 七金刚密迹天、 八大自在天、
九散脂大将天、 十大辩才天、 十一大功德天、 十二韦驮天神天、
十三坚牢地神天、十四菩提树神天、 十五鬼子母天、 十六摩利支天、
十七日宫天子天、十八月宫天子天、 十九娑竭龙王天、 二十阎摩罗王天、
二十一紧那罗天、二十二紫微大帝天 二十三东岳大帝天、 二十四雷神天。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又稱護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四大天王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的第一重殿的兩側,天王殿因此得名。
·【東方持國天王】“持國”意爲慈悲爲懷,保護衆生,護持國土,故名持國天王。身爲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樂神,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衆生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東勝神州。
·【南方增長天王】“增長”意爲能令衆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身爲青色,穿甲胄,手握寶劍,以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他負責守護南瞻部洲。
·【西方廣目天王】“廣目”意爲能以淨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故名廣目天王。身爲紅色,穿甲胄,爲群龍領袖,故手纏一赤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法,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他負責守護西牛賀洲。
·【北方多聞天王】“多聞”以福、德知名聞于四方,故名北方多聞天王。身爲綠色,穿甲胄,右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握神鼠——銀鼠。用以制服魔衆,護持人民財富。又名施財天。他負責守護北俱蘆洲。
韋馱菩薩
又名韦驮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之一。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殿彌勒菩薩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胄,手持金刚杵。被人们称为护法菩薩。
四大金剛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潑法金剛;
峨眉山淸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
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
昆侖山金雫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
五方揭谛
佛教五方守護大力神。
|金光揭谛|銀頭揭谛|波羅揭谛|波羅僧揭谛|摩诃揭谛|
十殿閻王
阎王是梵文的音译,也可称阎罗王?,或称阎罗大王,也称阎魔王?。十殿閻王是中国佛教所说的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分别是:
·【第一殿秦廣王】農曆二月初一日誕辰,專司人間夭壽生死,統管幽冥吉凶。善人壽終,接引往生。功過兩半者,送交第十殿發放,仍投入世間,或男轉爲女。或女轉爲男,依業緣分別受報。惡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台,名曰孽鏡台,令之一望,照見在世之心好壞,隨即批解第二殿,發獄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農曆三月初一日誕辰,司掌活大地獄,又名剝衣亭寒冰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陽間傷人肢體、奸盜殺生者,推入此獄,另發入到十六小獄受苦,滿期轉解第三殿,加刑發獄。
·【第三殿宋帝王】農曆二月初八誕辰,司掌黑繩大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忤逆尊長,教唆興訟者,推入此獄,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滿轉解第四殿。
·【第四殿五官王】農曆二月十八日誕辰,掌合大地獄,又名剝剹血池地獄,另設十六小地獄,凡世人抗糧賴租,交易欺詐者,推入此獄,另再判以小獄受苦,滿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閻羅王】農曆正月初八日誕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憐屈死,屢放還陽伸雪,降調此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獄。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鄉台,令之聞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隨即推入此獄,細查曾犯何惡,再發入誅心十六小獄,鈎出其心,擲與蛇食,鍘其身首,受苦滿日,另發別殿。
·【第六殿卞城王】農曆三月初八日誕辰,司掌大叫喚大地獄,及枉死城,另設十六小獄。忤逆不孝者,被兩小鬼用鋸分屍。凡世人怨天尤地,對北溺便涕泣者,發入此獄。查所犯事件,亦要受到鐵錐打、火燒舌之刑罰。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七殿,再查有無別惡。
·【第七殿泰山王】農曆三月二十七日誕辰,司掌熱惱地獄,又名碓磨肉醬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取骸合藥、離人至戚者,發入此獄。再發小獄。受苦滿日,轉解第八殿,收獄查治。又,凡盜竊、誣告、敲詐、謀財害命者,均將遭受下油鍋之刑罰;
·【第八殿都市王】農曆四月初一日誕辰,司掌大熱大惱大地獄,又名惱悶鍋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悶煩惱者,擲入此獄。再交各小獄加刑,受盡痛苦,解交第十殿,改頭換面,永爲畜類。
·【第九殿平等王】農曆四月初八日誕辰,司掌豐都城鐵網阿鼻地獄,另設十六小獄。凡陽世殺人放火、斬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銅樁,鏈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燒,燙燼心肝,隨發阿鼻地獄受刑。直到被害者個個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發生六道(天道、人道、地獄道、阿修羅道、餓鬼道、畜生道)。
·【第十殿转轮王】 农历四月十七日诞辰,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四大部州投生。男女寿夭,富贵贫贱,逐名详细开载,每月汇知第一殿注册。凡有作孽极恶之鬼,着令更变卵胎湿化,朝生暮死,罪满之后,再复人生,投胎蛮夷之地。凡发往投生者,先令押交孟婆神,酴忘台下,灌饮迷汤,使忘前生之事。
六道輪回
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輪回。佛家认为: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薩、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
天道 天是有情衆生輪回轉生的六道中最妙、最善,也是最快樂的趣處,只有修習“十善業道”者才能輪回投生于天界。
人道 六道輪回之一,苦乐参半。投生人道的痛苦,主要可被归纳为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及死苦。但人间却是最适宜修持佛法的地方。
阿修羅道 六道輪回之一,有天人之福而无天人之德。
畜生道 新譯旁生道。畜牲道的衆生,居住在陸地上的少,居于海裏的爲多。從最小的昆蟲到鯨魚及大象等,都屬于畜牲道的衆生。
餓鬼道 新譯不作餓鬼而單作鬼道。鬼的痛苦比地獄略少,但比畜牲道大。
地獄道 依佛教輪回報應說,作惡者必受惡報,命終後,將墮于痛苦環境中,遭受種種罪苦。因此在六道之中,以地獄道之痛苦爲最甚。造作最重惡業者,會投生于地獄道中,經曆幾十萬億年才有可能離開此道之苦。
編著整理:XTRL
分類:Uncategorized
標簽: